时政微观察丨让城市托举起美好生活
发布时间:
2024-11-22 23:17:29
民主村社区曾是远近闻名的“老破小■”,房子差、管网旧、污水多、配套缺。2022年初,社区启动更新项目。通过“留、改、拆■■、增”,社区既保留历史印记
民主村社区曾是远近闻名的“老破小◆★◆★■”,房子差、管网旧、污水多、配套缺。2022年初,社区启动更新项目。通过◆◆◆◆◆★“留、改、拆★■■、增”,社区既保留历史印记,又完善居住功能,成为城市更新的一个生动样板◆★■★■。
作为常看常新的点、常抓不懈的事■★★◆,城市治理意义重大——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■■★★★。”
同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◆★,从一开始就要下好■★◆“绣花”功夫★◆■★★◆。2023年5月,习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时强调,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◆■■★“人民之城”。
2020年3月■◆★■★,在浙江考察期间★■◆◆◆,习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◆★。他指出,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,让城市更聪明一些、更智慧一些,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◆◆★■■◆,前景广阔。
“城市的核心是人。”早在9年前,习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,做好城市工作,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、改革发展新要求、人民群众新期待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◆★■,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★■■■★。
△2024年6月11日★◆★,河北雄安新区城市的框架已全面拉开,逐渐建设成为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。
“生态环境好,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。◆◆■■★”绿道边的小广场上◆★■◆★,对市民游客们说,★◆◆◆◆■“绿道建设把自然景色和人工设施很好地结合起来,应市民所需,是得民心之事。”
城市更新,一头连着城市发展★★★◆■,一头连着亿万民生。2021年3月,城市更新写入国家◆■★“十四五”规划★★◆★◆。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要求,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◆◆★★■■、停车等难题■★◆■,加强无障碍环境、适老化设施建设★◆★★,打造宜居、智慧、韧性城市。
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。坚持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、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,一座座现代化城市,正托举起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。
点点滴滴,桩桩件件◆■,习始终惦念的是城市发展中的“人■◆■★”,心系的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。
今年4月★■,习来到民主村社区★★■,察看小区改造和便民服务情况。面对围拢过来的居民,说:“党中央很关心的一件事,就是把老旧小区改造好■★★★■◆。改旧换新,完善服务设施。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为解决民生问题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,每年办一些民生实事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■■■★◆。”
△2024年5月22日,习在山东省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同市民亲切交流■◆★★★■。
城市更新,不仅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,也让公共服务得到了及时优化。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,2019年至2023年,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万个◆★★,惠及居民3800多万户◆■★、约1亿人,增设养老、托育■◆★■◆◆、便民市场等社区服务设施6◆★★■■.8万个★■★,居民就近就能享受优质普惠的社区服务。
5年前★■■,正是在上海市杨浦区考察时◆■■■★◆,习提出“人民城市人民建■★★★◆,人民城市为人民★■■■”的理念◆■◆◆。
山东日照■◆★,一条长约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,纵贯南北,配以观景平台、运动步道★■★、游客休憩广场等设施,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度假的热门打卡点。
数字化城市治理,是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路径■■■★◆。一座“会思考”的智慧城市让百姓生活得更安全◆■★■★、更美好。
“希望你们继续讲好身边的生动故事,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,共建和谐美丽城市,共创幸福美好生活。◆★■”近日■★★★,习给上海市杨浦区“老杨树宣讲汇”全体回信,对他们表示亲切问候并提出殷切希望。
△2024年4月22日★★■◆★,习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考察时,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。
习多次强调◆■◆★,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,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■■■◆★。
重庆市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,市井烟火气与新潮现代的时尚范儿融合交织,让这里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。
2019年1月,也是在雄安考察时,的一段话道出人民城市的本质——“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,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。”
今年5月,习来到这里,了解当地加强海岸线生态保护修复■◆★◆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情况。
多年来■■◆★■,参观城市步道◆◆★★、绿道,参加首都义务植树等活动,所行所嘱,皆有深意——谈城市绿化,叮嘱■■★◆“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绿来点缀■★◆◆”;谈城市规划建设★★,要求“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,使城市更健康、更安全、更宜居★◆■■■,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”;谈城市治理,强调“推进城市治理,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■◆■◆■、幸福感■★、安全感◆★■◆★”……
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今天,人民城市何以“为人民■◆◆”?《时政微观察》带你从的考察足迹中,探寻答案。
今年2月■■◆,习在天津考察时指出:“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务。”
今年4月★◆★◆,来到重庆的★■★◆“城市大脑◆◆”——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。在这里,水、电★◆◆■、气■★◆★、讯、桥、隧◆■■、轨道、管网等城市体征指标一目了然◆■,“城市大脑”把过去散落各处的数据■◆■■,聚合赋能■■◆◆★。说,“信息化时代,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■◆■◆■★”,“让城市治理更智能★◆★◆■■、更高效、更精准★■★★”。
2022年8月,在辽宁锦州小凌河沿岸考察时★■◆,说,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,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■■◆★◆■。◆★■★“要坚持治山、治水、治城一体推进■★◆■★,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、生活空间、生态空间,多为老百姓建设休闲、健身■■★◆、娱乐的公共场所◆★◆★■◆。”
关键词:
推荐新闻
2024-11-22
2024-11-22
2024-11-22
2024-11-22
2024-11-22